2025年3月19日,管理学院党支部本学期第三次理论学习在9教104召开。管理学院今日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》及相关文件,王晓欣老师带领重点学习了《纲要》中提出的总体要求,包括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等,并让老师们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贯彻落实,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一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。高校应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,以基层党组织为阵地,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,将政治引领融入师德师风建设的全过程和全方位。通过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确保教师在思想上、政治上、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。引导教师牢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,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,通过课程思政等方式,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。
二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。推动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,构建日常浸润、项目赋能、平台支撑的教师发展良好生态。严格落实师德失范“零容忍”,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,引导教师自觉践行“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”。通过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机制,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、聘任和评价的首要标准。
三、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。健全教师教育体系,提升教师专业素养。聘任高水平师资,加强教师培训,通过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和天津市会计学会平台拓宽教师视野,拓宽教师视野。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,激励教师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,创新教学方法,提升教学效果。
四、完善教师支持服务体系。完善教师招聘制度,优化管理学院师生配比,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,优化教师岗位结构比例。加大优秀教师选树表彰和宣传力度,建立教师荣誉体系,为教师发展提供良好的职业环境。加强校企合作,推动教师与企业高技能人才互聘兼职,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。
五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。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,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,优化课程设置,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,如人工智能AI、大数据等,提升教学效果,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。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,以科研促教学,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。
希望老师们能够更好地贯彻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精神,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